京東物流的誕生背景,已是業內外耳熟能詳的往事。簡而言之,為保障優質的用戶體驗,降低用戶投訴,也為了保障3c數碼類等產品安全運輸,京東創始人劉強東力排眾議,決定自建京東物流體系。這一決定也開始了中國電商史上最著名的“燒錢”之旅。但劉強東認為,“為用戶體驗燒錢,我覺得值得。因為燒錢一定要燒出核心競爭力,任何一家公司燒出核心競爭力你就可以成功。”
01
“燒出來”的競爭力
事實也印證了劉強東的這項判斷,京東物流成為了京東電商的“殺手锏”。首先是用戶體驗,國家郵政局發布的公眾滿意度排名,京東物流常年位居前三甲。
其次是模式創新,2007年8月18日,京東第一個快遞站在北京東潘家園的一個小區里誕生;而截至2020年9月30日,京東物流的倉儲網絡幾乎覆蓋全國所有區縣,倉儲網絡的總管理面積約為2千萬平方米(包括云倉生態平臺下的云倉的管理面積)。十余年的投入,不僅讓京東物流打造了穩定的基礎設施,這種倉配模式通過減少搬運次數、縮短商品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保障了商品的高速送達。此外,截止目前,京東物流也已具有包括倉儲網絡、綜合運輸網絡、配送網絡、大件網絡、冷鏈網絡及跨境網絡在內的六個網絡。
在此基礎上,憑借著對零售電商的深度參與,加之科技賦能,京東物流可以助力實現全流程供應鏈管理,通過精準的補貨預測進行商品布局,同時去庫存,降低周轉天數,優化整個倉儲、運輸的成本和運營的投入。相關資料顯示,京東商品sku超過500萬,庫存周轉天數僅為30天,遠低于沃爾瑪和亞馬遜的庫存周轉天數。
當然,自建物流也意味著管理難度高、成本高,為此自2016年起,京東物流以品牌化運營方式全面對社會開放,2017年,京東物流全面對外開放。其希望通過此舉,將自身積累的基礎設施、經驗和價值向全社會開放,以服務于中國商業社會,幫助商家降低供應鏈成本、提升流通效率。另一方面,也希望通過開放,通過規模效應,降低成本,尋找新的收益點。
02
“開放”后的新業績
如今數年過去,京東物流的開放戰略也獲得了顯著進展。京東物流招股書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京東物流營收達到495億元,同比增長43.2%。這當中外部客戶收入占比不斷提升,2020年前9個月占比為43.4%,而在2018年和2019年,這一數據分別為29.9%、38.4%。此外,如今除了京東集團之外,京東物流的企業客戶數也已超過19萬,涵蓋了快消、服裝、家電、家具、3c、汽車、生鮮等行業。
與此同時,其虧損情況也得以好轉,招股書顯示,2018年、2019年及2020年前三季度,京東物流分別虧損28億元、22億元、1170萬元。毛利率也在提升,2018年和2019年其毛利率分別為2.9%、6.9%,而到了2020年前三季度,其毛利率進一步提升至10.9%,毛利為54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京東物流的營業成本中一線員工福利占比最高。截至2020年末,京東物流的員工總數為25.87萬人。其中,包括配送、倉庫運營等員工的運營團隊擁有24.68萬人,占比高達95.4%。2018年、2019年及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九個月,人力成本分別占京東物流經營費用及營業成本總額的48.4%、44.8%及43.1%。這一數據見仁見智,可以視為京東物流背負沉重的人力包袱,也可以視為京東物流優質服務的保障,也能看作其團隊管理及社會口碑的基石。
無論如何,京東物流的模式、設施以及人力隊伍,讓其在新冠疫情下成為了抗擊疫情、保障民生的重要力量,證明了能力,也收獲了口碑。而今,疫情之下,全球放水,流動性過剩,資本市場持續利好,京東物流此時上市也算是恰逢其時。
03
ipo的價值和啟示
值得注意的是,京東物流在2018年完成了a輪優先股融資,包括高瓴資本、紅杉中國、中國人壽、騰訊在內的16家機構共計出資25.74億美元參與認購,投后估值為138.86億美元。早前,有外媒報道稱,京東物流ipo估值約為400億美元。此時以這樣的估值上市,一方面算是給了資方以回報,另一方面也意味著其或成2021年中國物流規模最大的一次ipo。
那么,京東物流此次上市,又將對未來中國物流的發展帶來哪些價值與啟發?物流與供應鏈領域專家、漢森供應鏈董事長黃剛認為有以下幾點:
首先,從需求端看,未來的中國商業需要怎樣的物流服務?單一的快遞+倉配服務,是傳統電商時代的物流服務。未來的中國商業,將進入數字經濟時代。未來的商業,從生產者到消費者,將越來越扁平化、數字化及個性化。未來的商業將是線上和線下結合的全渠道的商業模式。而這,就需要有一套高效敏捷的供應鏈運營體系。京東物流這次ipo給自己的定位是“中國領先的以技術驅動的供應鏈解決方案及物流服務商”,這也代表著其提前卡位了未來十年數字經濟時代的物流供應鏈服務。
其次,未來中國物流靠什么賺錢?而今,第三方物流,倉、干、配等環節越來越難賺錢,而未來隨著用工成本的越來越貴以及客戶對物流運營效率的要求越來越高,科技物流將成為必然趨勢。京東物流經歷了十四年的發展,早期通過亞洲一號體系化建設,后面進行軟硬件生態化打造,2020年10月京東物流科技品牌化推出和社會化開放。另外,招股書顯示,京東物流在2020年前三季度總營收達495億元,其中一體化的供應鏈服務收入占79.1%。由此可見,在未來技術驅動的數字化的物流供應鏈服務平臺方面,京東物流算是首屈一指。
再次,京東物流此次ipo也為中國傳統物流轉型升級帶來了貢獻。中國物流每一次的轉型,都是由商流倒逼。14年前,中國電商的快速發展,倒逼著中國的傳統第三方物流向快遞、云倉、快運模式轉型。14年前,京東創始人劉強東因為在當時找不到一家靠譜的物流服務商,果斷地投入自建物流體系,由此也成就了今天的京東物流。4年前,京東物流社會化開放,開啟了自建物流社會化服務的新篇章,成為了行業的領導者,這無疑對中國物流的快速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推動力。2020年,京東物流的企業用戶超19萬,2020年前9個月外部一體化供應鏈客戶數量超4.6萬,可見京東物流已經成為當前中國最大的一體化的供應鏈解決方案服務商。
最后,京東物流此次ipo還為中國物流產業帶來了重要的價值。它會告訴中國物流整個大產業,在未來的數字經濟時代該向什么方向轉型;而對于中國物流企業來說,京東物流也樹立起了全新的商業模式:未來的物流要賺錢,一定是科技+供應鏈的綜合服務。
04
挑戰與“彈藥”
當然,京東物流也面臨一些挑戰與壓力。比如,與京東的強關聯。招股書顯示,京東共持有京東物流79.12%的股份,為其控股股東。劉強東持有京東13.9%的股份,以及76.9%的投票權,亦為其控股股東。截至2020年前三季度,京東物流營收超過50%與京東集團相關,依賴程度較高。
再比如,業績壓力。雖然近幾年京東物流毛利率大幅回升,尤其是2020年。但是在規模效應之外,在降本增效之外,新冠疫情影響下政府給予的部分補貼等因素也起到了作用。
另外,京東物流也面臨著巨大的人力成本和競爭對手的競爭壓力。
為此其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得益于開放戰略,京東物流對京東商城等的依賴度不斷降低,而且也在通過挖掘第三方商家、服務直播電商、進軍產業帶、以及向制造業滲透等方式拓展新的市場,此外消息稱也其在謀劃支撐社區團購以獲取新的增量。
另外,在人力方面,京東物流一方面通過組織改革,比如“big boss”,來提升員工積極性,另一方面,也通過調整公積金繳納比以及使用外包等方式降低成本。
至于提升競爭力方面,此次上市,也將為京東物流補充新的“彈藥”。根據現有資料,京東物流此次ipo募資將投向4大方面:升級和擴展物流網絡;開發與供應鏈解決方案和物流服務相關的先進技術;擴展解決方案的廣度與深度,深耕現有客戶,吸引潛在客戶;以及用于一般公司用途及滿足營運資金需求。
本文來源于物流指聞,不代表本站觀點,文章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
UPS與聯邦或將收取大包裹額外處理費 協議客戶除外再斥資5000萬成立貨代公司,中通或要布局網絡貨運代購刷單的要注意了 中國首部電商法正式實施干貨:傳統揀貨模式的弊端與優化馬士基和MSC將TA4\/NEUATL4跨大西洋環回航線的停航時間延長至9月搭建航空大平臺 整合相關資源物流專線與快運哪個更快 快運不見得更快業界的物流服務外包模式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