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新世代 新司機”平臺經濟助力貨車司機穩就業專題座談會在南京舉行。座談會上,行業專家、貨車司機代表、運滿滿、中儲智運等網絡貨運平臺代表就公路貨運市場低價、網絡貨運平臺與貨車司機關系、貨車司機就業現狀以及如何保障貨車司機權益等問題展開討論。
貨車司機吐真言:
市場競爭加劇,價格透明度高喜憂參半
數據顯示,全國目前擁有1700多萬名貨車司機。正是千萬名貨車司機馬不停蹄地辛苦奔波才保障國家的經濟動脈能夠得以穩定、快速的流動。
座談會現場,陳國慶作為一名在公路貨運行業摸爬滾打了十多年的貨車司機,通過自身的經歷還原了公路貨運行業近些年的變化。
“網絡貨運平臺的出現讓更多的貨源聚集在一起,導致信息變得更為透明,全國的貨車司機都在平臺上搶貨,運費價格的透明度也變高了,利潤跟之前相比降低了。”陳國慶說,十多年前,他剛剛入行時,從業門檻是比較高的。那時候,主要是線下交易,車少貨多,貨主要去物流園找車,車貨匹配效率不高,司機的議價能力比較強,整體競爭也不像現在這么激烈。
但是,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貨運市場從原來的線下交易逐步轉向線上,大批的貨源全部涌到網絡貨運平臺上,貨車司機之間的競爭也變得激烈起來。
陳國慶認為,公路貨運市場的互聯網化,讓貨主能夠更快的找到車,司機也不用在物流園“趴窩”,甚至提高了接貨的頻次。不過,事情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陳國慶的貨車雖然接單多了,但是收入并沒有隨之提高,而是逐年下降。他認為,這一切的原因正是價格的透明度變高。
同時,陳國慶還發現,近些年公路貨運行業門檻降低,加入的人也越來越多。他每年到山西運城去拉蘋果,最早時,當地蘋果成熟季他的貨車可以在南京和運城兩地往返多趟,而如今,只能拉一趟。
同樣感同身受的還有來自河南的貨車司機賀現非。他認為,很多貨車司機為了返程拉固定的高價貨,故意去搶“回程單”。而這種“回程單”甚至低于貨車運輸的成本價。這樣的惡性競爭行為拉低了市場上的貨運價格。
行業專家解題:
貨運需求減少,運載能力超過需求量
在公路貨運行業深耕多年的羅戈研究院院長潘永剛表示,當前公路貨運行業運價低迷現狀是“多因一果”造成的,車多貨少、供需失衡是根本原因,疫情影響、油價高漲是導火索。近年來,輿論上出現了很多聲音,將運價低簡單歸因于網絡貨運平臺,他認為這是不公平的。
潘永剛表示,從貨運流量來看,2022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全國貨運量出現下降情況,尤其是在今年4月份,同比去年下降了20%,到現在還沒有完全恢復。這給公路貨運市場從業者帶來非常強烈的感受和沖擊。
除了受貨運量的影響,潘永剛還表示,金融的過度激發,尤其是在“0元購”貸款買車的驅動下,在2020年和2021年這兩年間,貨車的產銷量都達到高位,賣的要比之前多。所以站在2022年的當下來看,貨車多了,貨量下降,一多一少,就明顯的影響到了市場供需關系。
潘永剛舉例,2021年,全國擁有載貨汽車1173.26萬輛、17099.50萬噸位,相較2020年,分別增長5.7%和8.3%,相較2016年,載貨噸位增長約58%。而2021年,全國公路完成營業性貨運量521.60億噸,相比2016年的334.13億噸貨運量,增長約56%。整體而言,貨運量增幅小于載貨噸位增幅,結果只能是加劇貨運市場的競爭。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副教授、勞動關系與工會研究院副院長趙明霏表示,他在調研中發現,貨運行業是國家市場化改革最高的行業,其實早在1992年公路貨運市場改革之后,貨車司機的收入就開始在下降。由于近兩年供求量的對比,加上外界因素的影響,大家感受到的沖擊更為明顯。
低價問題聚焦:
公路貨運市場運價趨低,行業該如何破局?
數據統計,截至到今年上半年,全國共有2268家網絡貨運企業,整合司機462.3萬人,占全國營業司機比例超過四分之一。有調查顯示,超過50%的貨車司機在網絡貨運平臺上尋找貨源。
現實的情況,讓貨車司機與網絡貨運平臺的關系變得更為緊密。
潘永剛認為,尤其是,當下貨車司機群體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年齡偏大,在現階段公路貨運競爭激烈化的今天,對網絡貨運平臺的適應能力也相對較弱。網絡貨運平臺作為無車承運人,應對貨主與車主擔負相應的責任。希望平臺通過數字技術建構好信用體系,提高車貨匹配效率,增強司機找貨能力,確保收益的穩定性。
網絡貨運平臺代表、運滿滿運滿滿貨運物流工會主席劉永興表示,運滿滿作為網絡貨運平臺一直在不斷努力提升服務的標準化,基于服務的標準化為貨車司機提供服務保障。
劉永興舉例說,運滿滿平臺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及資金來解決貨車司機在交易中心產生的問題。僅今年7月份,運滿滿平臺就幫助司機追繳了2180萬元被拖欠的運費。這個過程中,平臺采用了非常多的方法,包括與法院、律所合作,以平臺出資的方式,幫助司機去追繳運費。同時,運滿滿平臺正在與南京、貴州等地法院不斷探索更有效的方式來解決這些問題。
不僅如此,針對貨源信息的準確性和貨主惡意取消訂單等方面,運滿滿平臺采取分層的方式將相關信息進行風險分層,對于低風險的貨源信息,平臺將采用提醒的方式告知貨車司機和貨主,而對于高風險的貨源信息,平臺則要求貨主明確壓車時間、壓車賠付標準等方式來避免風險,不斷讓貨源信息更準確和透明。
劉永興表示,運滿滿正在持續建設貨運生態體系,推出五星貨主標簽,將投訴少、差評少、貨源有保障金的貨主進行優先推薦。
針對低價問題,劉永興表示,去年10月運滿滿平臺就啟動了運價運營專項。針對貨主出價方面進行引導,通過提醒的方式來進行。比如,貨運成本增長時,平臺會建議貨主合理出價。比如,貨源價格過低時,平臺提醒貨主加價來促進快速成交等。
“從平臺責任來講,我們還會持續優化服務措施,提升服務標準。”劉永興說。
專家學者建言:
破解公路貨運市場低迷現狀
需打好組合拳提升行業治理能力
針對公路貨運市場低迷現狀,座談會上的專家在各自研究領域針對公路貨運行業良性發展、司機權益保障、如何破除低價現狀等方面紛紛建言獻策。
中物聯公路貨運分會秘書長周志成表示,網絡貨運平臺是穩定司機就業、保障貨車司機權益的重要渠道。平臺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形成一個“政府監管平臺、平臺管理(服務)司機”的規模化、集約化的市場格局。當前網絡貨運平臺與司機之間確實存在一些矛盾,但這種矛盾不是截然對立的,是可以協調統一、“兩難”變“兩全”的。相信在政府、協會、工會、平臺、司機、貨主等多方協調下,這個問題很快能迎刃而解。
東南大學副教授、交通法治與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顧大松認為,要改變當前公路貨運市場價格低迷的現狀,需盡快對整個公路貨運行業進行一次大普查,完善市場信息披露機制,實時公布市場貨運量、運輸車輛和運力,依托行業信用制度建立市場準入動態調控機制,讓數據在公路貨運市場調控中發揮關鍵作用。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副教授、勞動關系與工會研究院副院長趙明霏表示,貨車司機是物流吸納就業的主渠道。為保證貨車司機勞動保障權益,應充分發揮工會作用,多舉并措吸納貨車司機加入工會,將集中協商作為改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工作條件的重要途徑,探索建立由行業工會、平臺企業或聯合會和交通運管、市場監管、發改委、法院等政府部門構成的三方協商機制。
浙江財經大學公共政策與政府監管研究院陳松博士表示,貨運行業涉及行業多、貨品種類多、服務場景多等多種因素,因此,網絡貨運平臺治理難度要比網絡客運平臺高很多。現階段,在各部門新業態相關標準規范方面研究較少的情況下,推動相關政策和法規的制定,需充分結合新業態、新模式、新技術等特點,從監管重心、監管主體、監管方式上深入研究,出臺相應的規章制度,確保能執行、可落地。
本文來源于物流時代周刊,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
什么是三級等保 對申報貨運信息平臺有什么用2018優速快遞禁運品大全什么是回收物流 回收物流是什么意思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和報關企業有什么區別?廊坊倉庫出租,固安縣倉庫出租租金是多少我是貨車司機,沒有貨源怎么辦?貨車幫你值得擁有如何操作拼箱貨的倉儲配載?裝箱時需要注意哪些事項進口冷鏈食品“由物到人”傳播新冠如何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