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市人大代表、北京市郵政管理局局長王躍在市十五屆人大二次會議間隙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2019年,北京將出臺有關快遞末端服務設施建設標準和服務標準的相關文件,提速完善智能快遞柜以及社區快遞共同配送站等基礎設施的搭建,推廣集中投遞模式,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
隨著我國快遞業務保持高速平穩的發展態勢,末端配送體系也日趨完善。快遞量高位增長促使相應政策出臺,釋放政策紅利之時也需讓行業更加規范發展。王躍表示,集中分揀處理模式將推動眾多快遞企業采取集約化共同配送模式,共用同一個分揀配送場地,企業要充分利用《北京物流專項規劃》、《北京市物流業三年提升行動計劃》等一系列政策出臺的有利時機,基于現有網絡空間布局和需求結構,進一步完善末端基礎設施。“快遞設施的規范化建設更加有助于推動行業有序發展。”王躍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強調,規范快遞服務末端建設,補齊基礎設施短板是2019年郵政快遞業發展的關鍵。
王躍進一步解釋稱,相關文件將對快遞服務設施的硬件規范與軟件標準做出詳細的規劃,硬件規范將涉及快遞分撥中心、共同配送中心、末端綜合服務場所的布局設計,軟件標準則主要集中在服務標準。
“快遞服務民生,規范化管理才能有利于快遞行業實現健康發展”王躍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強調。
增速趨緩 服務民生作用凸顯
規范快遞設施政策的出臺,與快遞行業進入精細化管理階段的時間節點不謀而合。王躍透露,2018年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22.1億件,首次出現負增長。在“雙11”表現尤為明顯,2018年“雙11”的快遞總處理量在11月14日達到峰值為2000萬件,相較于2017年的2500萬件有所下降。
原有區域分撥功能逐步疏解,同城快遞業務量占總業務量超過50%,投遞量25.12億件,同比增長14.3%,北京已經由快遞“輸出型”轉變為快遞“輸入型”城市,首都郵政業高質量服務城市運行和民生需求作用日益顯現。
王躍稱,雖然快遞量增速趨緩,但是企業仍然不斷加大投入提升服務質量,例如使用信息化手段,能夠根據倉庫的承受能力進行分時段有序地輸出,使用智能化分揀設備,提升了分揀速度和分撥中心處理能力。
實際上,眾多快遞企業投入了大量的智能化倉儲機器人,改變了傳統倉庫“人找貨”的模式,實現“貨找人”、“貨架找人”。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中通在北京的運轉中心投入的單層分揀系統每小時處理能力達2萬件左右。京東物流負責人對北京商 報記者稱,在亦莊智配中心,京東物流通過使用智能化分揀設備,減輕了配送員裝卸重物的負擔,整體效率提升3倍;智能包裝機的打包效率高達每小時1000件包裹,較傳統的打包作業提升10倍。
深入社區 填補基礎設施空白
北京地區快遞量有節奏穩步增長時,快遞企業仍舊需要大量場地分發快遞,有限的空間內增添基礎設施就成為迫切之事。“未來,北京六環以內將增加120個可共享的集中分揀處理點,每個社區都將由這些集中分揀處理點完成配送”王躍直言,快遞企業在分揀、干線運輸等方面已經較為完善,但在城市內的快遞基礎設施還是短板。“2019年要對快遞企業的用地布局進行合理規劃,通過增加多家快遞企業共用的分揀處理站點填補相應的空白。”
實際上,一系列促進快遞末端綜合服務與發展的方針政策在接連落地。2018年5月正式實施《快遞暫行條例》提出,鼓勵多個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共享末端服務設施,為用戶提供便捷的快遞末端服務。
除增加企業共享末端服務設施外,增加智能快遞柜仍需提上議程。據了解,2018年北京市全年新增智能快遞柜5100組,累計達到1.29萬組,格口數達到115.9萬個。2018年通過智能快件柜投遞快件2.25億件,而去年總的投遞量為25.12億件,箱投比例8.96%。王躍稱,2019年智能快遞柜的投遞量將超過12%。這意味著這一占比將同比增加3.04個百分點。
本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
募資近14億,順豐豐泰產業園類REITs第三期成功發行天貓超市新疆城市倉啟用,菜鳥新疆“送貨上門”服務提速我國提案首次通過聯合國危貨運輸專委會山西快遞“瘦身膠帶”封裝超九成單量連續8年世界第一,我國快遞行業迎來巔峰超級戰報:1598億!揭秘京東11.11新紀錄背后的物流大招德邦快遞快嗎 德邦快遞時效怎么樣好用的物流專線軟件有哪些 你需要了解的都在這